中文

English

昌吉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6-23 00:23:17   信息来源:网络

  改革临时救助制度。打破急难型临时救助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有效发挥了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

  简化办理流程◆◆。将低保等10类社会救助事项申请环节文书统一规范为“申请困难人员救助”主题集成服务申请表,实行一次申请授权■★、一次调查核对★◆■★★◆、一次审核确认,实现多项救助集成互补◆◆★★★。今年以来,全市新认定低保等各类低收入人口5532人,低收入人口覆盖率达到2.39%◆★,居全省第五位。

  聚焦群众需求◆■★◆,推动服务类救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探视访问◆◆★■■、日常护理★■■、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今年已为8800余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累计提供服务14.9万余小时,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

  加强政策供给。近年来◆■,枣庄市民政局全面修订《枣庄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制定印发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认定办法◆★◆★★■,联合11个救助职能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形成了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救助政策框架。

  全面开展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今年3月份,枣庄市民政局制定出台《枣庄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实施细则(试行)》◆★,全面开展刚性支出较大■◆★、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家庭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85万人、城乡特困人员1★◆.42万人、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8941人,新认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89人,年内实施临时救助1719人次,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6月13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枣庄市构建综合救助格局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新闻发布会◆■◆◆★。枣庄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闵莹作新闻发布。

  压缩办理时限。持续优化“1224◆■■◆■★”便民服务举措◆◆★■,将社会救助受理审批时限由省定20个工作日压缩到12个工作日,满足困难群众求助◆◆“速”求■★◆。

  聚焦自主申办,拓展申请途径。开发■◆★★◆“枣救助■◆◆◆■★”小程序◆■■★★,对11部门34条救助帮扶政策进行集中宣传,植入语音视频方便群众理解应用,同步链接“爱山东”APP◆■◆,实现助困、助残、助老、助医、助学、助业、助居、法律援助等8类帮扶政策扫码知晓、救助申请在线份印制“枣救助”小程序的宣传海报和宣传扇在村(社区)★■★、广场、大集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发放,提高政策知晓度。

  聚焦主动服务,推行一线工作法。树牢“主动告知、主动发现、主动服务”理念,镇(街)每月固定1天为“困难群众救助·集中帮办日★★◆■★◆”,将社会救助受理咨询窗口由服务大厅搬到田间集市,宣传社会救助政策,现场受理救助申请。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困难群众救助·集中帮办日”活动220场■■★◆■★,接受业务咨询2100余次,现场受理救助申请260人。

  探索“慈善+救助■■★■◆■”工作模式。畅通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将政府救助无法覆盖或政府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及时推送至慈善组织,给予慈善帮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2024年以来,通过“慈善+救助”已帮扶困难群众6468人,支出善款586.95万元。

  闵莹介绍,枣庄市民政局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服务效能,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健全“党建+救助”工作机制。强力推动党建与救助工作深度融合■◆■◆,联合市委组织部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构建起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在全市65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窗口,在2760个村(居)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并发动党员、社区工作者、热心群众等力量,参与走访摸排,拓宽救助政策宣传渠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提升办理质效。聚焦救助申请疑难问题,创新实施“提级复审”和“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广范围组织各级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商研讨难点堵点问题,切实解决急难救助个案。2024年以来,共审核有关案例496例,将700余人纳入保障范围■★★■■★,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权益。

  完善“大数据+救助■★■★”工作方法。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与工会、残联、教育■◆■◆★■、人社、卫健◆★◆★◆、医保等28个部门77类数据的数据共享,主动筛查医疗支出骤增、新办残疾证等信息,按照“预警响应-线下核实-分类推送-及时处置-结果反馈◆■◆★◆”的流程■■,对符合基本生活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等救助范围;对有专项救助需求的,及时将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办理★◆■,形成了“一户一条闭环救助链”。系统上线以来★■◆■,摸排重点预警数据4.59万条,纳入救助保障2697人次。